近日,“舟山新观察·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系列报道推出,新闻采编人员深入一线,探寻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密码,展现实施“985”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
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闪亮,光能随之转化成源源不断的电能;风力发电机的“大风车”迎风摆动,风被瞬间“捕捉”;LNG替代煤炭,成为发电站的“动力源”,推动舟山迈向“气电时代”……
追风逐日,踏浪而行。近年来,舟山利用得天独厚的风、光、潮流能等资源,谋篇布局,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
今年5月13日,一艘名为“索拉瑞斯”的外轮,缓缓停靠在了位于舟山高新区的新奥舟山LNG接收站码头,通过输气管道将15万立方米天然气输送至罐体内。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第一个民营企业投资的大型LNG接收站项目,是国家重点互联互通工程之一。一、二期项目分别于2018年8月、2021年6月建成投用,三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9月建成。届时,该接收站的罐容将由目前的64万立方米增至152万立方米,处理能力有望超过1000万吨/年,将助力浙江省LNG登陆中心建设,提升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天然气保供能力。
今年1月26日,舟山LNG接收站三期项目6号、7号、8号储罐顺利实现“三顶”同升 姚凯乐/摄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坐着专用电车进入厂区,一个个大型储罐映入眼帘,储罐之后便是依海而建的气化装置与“发电站”。这个“发电站”其实就是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LNG气化冷能综合利用项目,目前进入试生产阶段。
“这套系统是利用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将冷能进行梯级利用、回收发电,避免了冷能损失,不仅为企业运营带来了绿电,同时还提升了经济效益。”该公司工程项目部主任刘建锋告诉记者,该系统由新奥自主研发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国首套LNG气化冷能双环发电系统,每年能发出绿电约23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1.8万吨。
为什么新奥会选择舟山?相关人士曾指出,舟山有独特的港口岸线优势和区位优势,在这里建设LNG接收站,接收潜力将超过设计水平,可大幅提高接收站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舟山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优势,辐射东北亚地区,可以更便捷地与全球的LNG资源对接起来,建设成为LNG接收、储存、转运、加注一体化基地。
正基于此,舟山这几年大力布局LNG产业,积极提升LNG接收外运能力,为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提供更为高效稳定、更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2023年8月24日,国内首单港外锚地保税LNG试点加注业务在我市落地,标志着舟山已成为国内首个具备港外锚地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3月29日,国投吉能(舟山)燃气发电项目迎来重要节点,主厂房开始浇筑混凝土,该项目预计明年6月投产,将舟山打造成绿色新型电力系统暨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浙江省能源基础行业转型升级,为探索电力产业近零碳排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舟山绿能保障能力,市委“985”行动提出,加快打造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做深LNG综合利用。
走进浙江润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组件车间,组件工艺部高级工程师李大帅正仔细察看已量产的新产品——双面微晶电池片,并与原产品进行比较。
“你看,新产品上没有了一条条主栅线,也没有了一点一点的焊接点,电池片也更薄了。”李大帅说,新研发的产品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电池受光面更广,进一步提升了发电率。
润海新能源是一家以异质结技术制胜的新能源企业,致力于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了去年的“小试牛刀”,公司今年运行全面进入快车道。
最显著的进展,莫过于在降银壁垒的突破。这标志着润海新能源在异质结领域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沈敏介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及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快速实现了N型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产品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目前,该公司已实现厚度110微米硅片的量产应用,并已具备100微米硅片量产能力;辅材银浆在异质结电池成本中的占比非常高,目前已通过多项技术突破及应用,如超细印刷技术、无主栅技术、银包铜浆料等,在保证产品功率的同时,实现了单位产品银用量的显著降低,电池单瓦综合银耗已低于其他产品,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今年,我们加入了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740W+俱乐部,还参加了南非国际光伏储能展、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广交会等,通过降本增效、市场拓展来赢得主动。”沈敏说,去年项目建成后,企业运行大半年销售额6亿元左右,而今年预计营业额能达到30亿元。
以链主型企业为引领,推进产品研发与产业链延伸,是舟山推进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此,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今年3月29日,舟山市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举行,活动发出三点倡议“携手并进,共享发展”“创新赋能,转型提质”“深入交流,拓展增量”,并由此拉开了助企发展的大幕——
引导在舟清洁能源资源开发企业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资源开发为支点,撬动市内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发展;助力企业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浪潮,不断提高资源开发企业配套服务能力;搭建交流合作桥梁,助力拓展企业“朋友圈”,全面挖掘合作潜能,共谋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奕赛告诉记者,在推动链主型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关联产业招引。目前,高新区按照发展规划,针对落地企业产业特点,对接上下游相关龙头企业,打造EVA、POE材料—光伏胶膜—光伏电池制造装备的产业链条。另外,还将依托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借力全国光伏出口快速增长态势,推动光伏产业出海。
5月16日下午,“投资浙里”舟山—绿色能源企业交流会在我市举行,吸引了国内不少“高精尖”企业前来。这其中就有浙江氢动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培福还专程开来了一辆氢燃料电池客车。
“这款车型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曾服务于北京冬奥会。”闫培福告诉记者,舟山绿电资源与基础都很不错,公司很愿意来舟山投资洽谈,在六横等地建设发展氢能应用场景,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
客商为何会看好六横?这得益于舟山在六横的精心布局,打造“先进制造-清洁能源岛”,推动六横一次次“绿变”。
近年来,六横紧盯打造全市氢能全产业链示范试点目标,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链,引进国氢(舟山六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动我市首座加氢站、全市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海上的士”氢能动力试验船等先后投运。
国氢(舟山六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又与杭叉集团开展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最新款氢燃料电池叉车推广至六横相关船厂。“在这款叉车上,我们使用了固态金属储氢燃料电池,充满后可连续使用6小时。”该公司总经理陈裕浩说,氢能用尽后,可以像换电动车电池一样换氢能燃料电池。
六横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海召说,六横已绘制《六横清洁能源产业招商图谱》,精准招引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按照“可再生能源+储能+联合制氢+碳汇”这一主线,科学谋划六横氢能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招引氢能装备研发、海上光伏组件、储能设备、海上风机制造运维及制造产业等。
除了氢能,六横还不断延展新能源产业布局,建设中石化、浙能两大LNG接收站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为海上能源岛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位于岱山秀山岛的LHD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机组已进入“”,推动我国潮流能发展进入“兆瓦时代”;全市各地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早已精心布局落子。今年,定海马目风电项目还意外出圈,成为我市交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风景。
在嵊泗,中能建已确定建设5GWh全自动电化学储能大型电力储能系统集成和海上新能源创新中心项目;中广核将建设配套高端氢能装备制造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
另外,针对“风光潮”等新能源的不稳定性,舟山还加快推进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动新能源的高效接入和“源网荷储”的互动调控,增强多样性新能源并网服务和消纳。据市发改委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86.7万千瓦,占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2%。
“舟山具有丰富的清洁能源。今年以来,中能建、中广核、浙能等一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项目落户舟山。”市经信局副局长孙宇表示,下步将继续开展项目招引工作,助推项目尽快投产。同时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海上风机等,确保清洁能源产业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