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兆易创新的一纸公告,让合肥的超级独角兽长鑫科技,又站在了聚光灯下。公告显示,兆易创新将以约1400亿的投前估值,向长鑫科技投资15亿元,投资完成后将直接持有长鑫科技约1.88%的股权。
长鑫科技全资子公司为长鑫存储,是国内DRAM存储龙头企业。根据公告显示,本轮融资共计108亿元,投资方还包括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产投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名投资人。
这笔融资,比去年“安徽有史以来最大IPO”晶合集成在二级市场募到的钱还要多,长鑫科技也一跃成为安徽省估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更有可能成长比肩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DRAM龙头公司。如果再算上对安徽产业生态的反哺,长鑫科技无疑是地方国资产业投资的标杆之作。
如果参考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单》,近1400亿的估值将超越大疆和京东科技,排在全国独角兽的第8位。如果和安徽的上市企业对比,长鑫科技已经超越科大讯飞(约1130亿),成为仅次于阳光电源(约1540亿)的安徽第二大公司。
而且这一估值相比于2年前,增长了约322亿元。在2022年初,长鑫科技的投后估值为1077.89亿元。公告指出了估值增长的原因:“长鑫科技在产能规模、研发人员数量、专利数量、产品丰富度、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有所提升,在DRAM存储器领域的国内龙头行业地位进一步凸显。”以1399.82亿为定价依据,按照长鑫科技全部注册资本536.33亿元人民币计算,长鑫科技本轮增资价格为人民币2.61元/每一元注册资本。
第二个数据是融资总额:本轮融资规模总计108亿元。除了兆易创新投资的15亿元外,还有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产投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名投资人参与出资。
108亿是什么概念?去年5月,合肥晶合集成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99.6亿元,被称为“安徽有史以来最大IPO”。而这次108亿的融资金额,比晶合集成IPO还要多募约8.4亿。今年国内市场还会有比长鑫科技融资更多的项目吗?我想恐怕是没有了。
2020年,长鑫科技一举完成156.5亿元的巨额A轮融资,震动市场。2022年又完成C+轮融资,募资83.9亿。成立至今,长鑫前前后后共完成6轮融资,有超过40家机构加持。
投资方中既有合肥产投、安徽投资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调基金等央省市各级国有机构。又有中金、君联、兰璞、基石、云锋、华登国际等知名市场化VC/PE。还有小米、美的、阿里巴巴、TCL、腾讯等产业巨头。此外,建信股权、人保资本、招商资本、海通开元等券商/保险/银行系机构也位列其中。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去年上半年,市场传出消息,长鑫即将登陆科创板,目标估值不低于1000亿元。如果上市成功,或是去年A场最大IPO,自然也刷新了“安徽省有史以来最大IPO”的记录。不过到了12月,又有消息称公司将推迟IPO计划,原因是受市场行业波动,决定选择更好时机上市。
随着这次108亿的巨额融资落地,市场再次展现了对长鑫科技的信心。问鼎“全国最大”的IPO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兆易创新在发布的“补充公告”中,解释了投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除了强调DRAM存储芯片的重要性和市场前景外。更直接的是解释了双方的合作程度——兆易创新负责设计,长鑫科技负责代工,“2024 年截至3月28日交易额已超过1.8亿元”。
2005年,朱一明创办了兆易创新,主要从事Nor Flash存储芯片的研发与生产。2016年公司登陆上交所,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存储芯片研发公司,旗下三大产品线均跻身全球前三。
而就在上市同一年,兆易创新发起对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收购。在朱一明看来,兆易创新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向适用于移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DRAM芯片进军。而北京矽成则是以DRAM和SRAM等易失性存储芯片为主要产品的研发商。
这一决定得到合肥市的积极响应。当时合肥正积极布局半导体产业链,双方很快决定携手合作。2017年10月,兆易创新公告称,公司与合肥产投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12英寸晶圆存储器研发项目,正式开启DRAM研发战略布局。
该合作项目预算为180亿元,所需投资由兆易创新与合肥产投以1:4比例筹集。这个180亿的大项目,就是现在长鑫科技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的前身。
2019年,长鑫存储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 Inc.旗下polaris手中获得原奇梦达专利授权。同年9月,合肥长鑫宣布中国第一座12英寸DRAM工厂投产,并发布了8G DDR4,这是中国DRAM产业的一个历史性突破。后续,长鑫存储又在北京建成新的12寸晶圆厂,在国内外落地多个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
2023年11月,长鑫存储推出LPDDR5系列DRAM产品,进一步布局移动终端市场,并成功完成了与小米、传音等国产手机品牌机型的上机验证。是国内首个推出自主研发生产LPDDR5产品的品牌,实现了国内市场零的突破,也是长鑫存储加速DRAM产业化的里程碑。
长鑫存储飞速发展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兆易创新的支持。从2017年至今,朱一明一直是长鑫科技的掌舵者,亦是兆易创新的实控人、董事长。公开信息显示,朱一明拥长鑫科技最大企业表决权,表决权比例为25.27%。
同时,自2020年首次对长鑫科技投资以来,兆易创新与长鑫存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DRAM产品采购及代工服务等方面开展业务合作,开展自研兆易品牌的DRAM业务,聚焦于利基型DRAM产品。
所以两家公司既是“兄弟”,又是“战友”。在本轮增资前,兆易创新持有长鑫科技约0.95%股权。本轮增资完成后,将持有长鑫科技约1.88%股权。可以说,长鑫存储是在兆易创新的支持下“长大的”;而长鑫科技在DRAM存储领域的地位不断加强,又为兆易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所谓“同父异母”,长鑫科技之母自然是合肥国资。作为企业的发起方,合肥国资一直是长鑫科技第一大股东。而且在不遗余力地支持长鑫科技发展。
本次新融资108亿,投资方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产投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均为合肥国有投资平台。
而且根据最近的公开信息显示,长鑫科技与合肥国资的合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开始向外部延伸。
比如,2023年合肥设立了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这支总规模300亿的产业基金,以基金架构运行。其中母基金规模不低于125亿元,管理人正是长鑫科技旗下CVC——长鑫芯聚。
目前,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已经出资了创维集团旗下CVC创维投资、市场化机构兴富资本。在前不久,还发布了第二批子基金遴选公告。
合肥将母基金交由长鑫科技旗下CVC管理,无疑是希望通过链主企业的专业能力和产业影响力,推动本土产业生态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1月,广钢气体、上海新阳、华峰测控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625亿的“合肥启航恒鑫基金”。该基金也是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的子基金之一。
其中,广钢气体是长鑫科技的工业气体供应商。去年8月,广钢气体登陆科创板,当时计划募资11.5亿元。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建设合肥长鑫二期电子大宗气站项目。
而上海新阳是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主流供应商,产品包括引线脚表面处理电子化学品和晶圆镀铜、清洗电子化学品。长鑫科学也是其重要的战略客户之一。
所以长鑫科技拉着一群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设立了这支基金。这也意味着长鑫科技开始通过产业投资的逻辑反哺合肥。
如果我们要对合肥与长鑫科技做一个总结,那么在我看来,合肥从0到1推动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再助力长鑫科技成长为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最后又依靠企业链主地位和影响力,繁荣地方产业生态——这笔投资,无疑算得上是地方国资产业投资的标杆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