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认为,“去产能”政策可能阶段性推升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如果配合需求刺激政策,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趋势性上行。“去产能”相关政策对股价的影响更加复杂,相关行业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政策落地之前,可能存在情绪上的催化。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4年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前期报告我们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包括钢铁、煤炭、光伏等行业。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析:哪些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后续可能如何化解;“去产能”对经济、投资、资产价格有何影响。
综合4大维度测算,当前产能过剩最明确的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水泥),电气机械(新能源相关,尤其是光伏、组件、硅料等),石化化工、纺织等;其次包括:汽车制造(卡车)、通信电子、专用设备等。此外,环保、安监等也可能推动去产能,重点关注钢铁、石化、建筑、交通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以及煤炭安全生产。针对不同行业,2024年去产能可能有4种路径;对资产而言,去产能会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也会提振相关股票情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4年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核心原因在于工业产能利用率明显回落。具体看,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75.9%,相比2021年的高点下降2.5个百分点,相比2017-2019年均值下降1.3个百分点;同样显著低于美国、欧元区(20国)的产能利用率均值78.5%、80.8%。
维度1:部委的相关表述:不少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关注两类:1)传统行业:包括钢铁、建材(水泥等)、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2)新兴行业:包括新能源相关,光伏、组件、多晶硅等。
维度2:行业产能利用率:1)大类行业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采矿、公用事业产能利用率仍偏高。2)细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水泥)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纺织、食品制造、电气机械、通信电子、黑色冶炼等产能利用率同样偏低。
维度3:行业营收利润率:煤炭、油气开采等利润率偏高,产能过剩风险不大;利润率偏低的行业包括:上游原材料的黑色、非金属矿物、化纤;中游设备的废弃资源、汽车制造;下游消费品的农副食品、造纸、纺织;公用事业的燃气生产等。
维度4:行业PPI涨跌幅:价格相对产能利用率高点时下降、且价格偏低的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造纸、橡胶塑料、电子通信、汽车、印刷等;纺织、电气机械、专用设备PPI相对产能利用率高点时持平,但绝对水平偏低,也有产能过剩风险。
此外,除上述4个维度,环保、安全同样可能对生产形成扰动,也需重点关注,尤其是钢铁、石化、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以及煤炭安全生产。
本轮产能过剩的原因:1)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源于需求不足,包括地产下行、消费不及预期、出口下降;2)新兴行业:产能过剩源于产能扩张、供给增加。
本轮产能过剩的特征:1)相比历史3轮产能过剩,幅度并不算高;2)涉及行业更加分散,包括化工、建材等上业,也包括中下游纺织、食品制造,以及新能源、通信电子等;3)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主要由需求因素导致、而非供给因素;4)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也是政策鼓励的方向,产能过剩和高资本开支共存。
参考1997-1999年、2012-2018年的情况,“去产能”需要供需两端共同发力,需求端政策包括“房改”、“棚改”货币化、加入WTO等;供给端行政命令色彩偏强。相比之下,本轮“去产能”需求增量可能来自“三大工程”;由于涉及到中下游、新兴行业,供给端政策行政命令色彩可能更低。具体看,可能存在4种路径:
1)通信电子、医药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源于海外需求的周期性下行,政策可能不会过多干预;即使有,可能会更多地着眼于限制中低端产能、鼓励高端产能。
2)钢铁、有色等传统行业:当前产能过剩并不明显,应以巩固前一轮“去产能”成果为主,可能采用“回头看”等方式;另外,可能继续关注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3)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行业:可能采取“严格产能置换+转型升级”结合的方式化解产能过剩;另外,需求端政策也需配合,比如“三大工程”、出口等。
4)新能源+汽车制造(卡车为主)等行业:可能采用“限制低端产能新增投资+‘走出去’强化外部协作”的方式,比如加大对欧洲、“一带一路”国家出口。
“去产能”对经济的影响:1)工业增加值:参照历史经验,“去产能”阶段工业增加值趋于回落,并且政策要求越严格、下行斜率更快;2)制造业投资:“去产能”阶段制造业投资同样趋于回落;3)PPI:产能过剩阶段,相关行业PPI持续回落;相关行业PPI的回升,不仅需要供给端“去产能”,也要需求端的刺激配合。
“去产能”对行业的影响:1)营收利润率:产能过剩阶段,相关行业利润率多数趋降;“去产能”阶段可能止跌甚至有所回升,如果存在需求端催化,利润率回升更快;2)资产负债率:产能过剩和“去产能”阶段,相关行业资产负债率都趋回落,尤其“去产能”阶段下降速度可能更快;当“去产能”政策告一段落或者相对松动之后,相关行业资产负债率下行可能趋缓,甚至有所回升。
“去产能”对资产的影响:1)大宗商品价格:“去产能”可能阶段性推升大宗价格;如果存在需求端刺激,价格可能趋势性上行;2)股票行业表现:“去产能”相关行业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持续超额收益;政策落地之前,可能存在情绪上的催化。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4年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前期报告《新思路、新对策—逐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我们提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包括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同样可能也包括光伏、电力装备等新兴行业的细分领域结构性产能过剩。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为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时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具体哪些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后续产能过剩可能如何化解等。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工业产能利用率明显回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核心原因。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75.9%,相比2021年的高点下降2.5个百分点,相比2017-2019年均值下降1.3个百分点。同时,参考海外经验,美国、欧元区(20国)近30年(1994-2023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80.8%,其中:美国如果剔除2008年经济危机和2020年的偏低数据,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79.1%,明显高于当前中国工业产能利率。
历史上看,每一轮产能利用率回落,中央政策都会做出相应部署。具体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共有3次产能利用率的明显下行,分别是1994-1998年、2008-2010年、2012-2018年。对应的,期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重点关注产能过剩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11-2015年工业产能利用率持续回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7年(2012-2018年)强调“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要求“全面化解产能过剩”。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不同维度测算本轮产能过剩可能涉及到的行业,主要分为4个方面,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对当前各个行业产能问题的表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个行业产能利用率情况;41个细分行业营收利润率;各个行业PPI的变动情况。
综合看,参照上述4个维度,当前产能过剩最为明确的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主要是水泥)、电气机械(主要包括新能源相关产品,尤其是光伏、组件、多晶硅等)、石化化工、纺织等;其次包括:汽车制造(主要是卡车)、通信电子、专用设备;最后,上一轮“去产能”的钢铁、有色(重点是电解铝)等也需关注。
按照2021年底以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委的表述,当前我国不少行业都存在“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具体可分两类:
1)传统行业:主要包括钢铁、建材(水泥、平板玻璃等)、石化化工、有色金属(主要是电解铝,也包括铜、铅、锌、氧化铝等)。其中,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此前已经经历过一轮或者数轮“去产能”,当前“仍需巩固化解产能过剩的成果”。
按大类行业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电力、热力、燃气、水等)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1%、76.0%、74.4%,分别处于2016年有数据以来的96.4%、39.2%、75.0%分位;换言之,当前我国采矿、公用事业产能利用率都偏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
按细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纺织、食品制造、电气机械、通信电子、黑色冶炼、医药制造、专用设备产能利用率同样偏低。具体看,国家统计局会按季度公布煤炭采选等15个细分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截至2023年12月,非金属矿物制品产能利用率约为64.7%,约在历史(2016年6月开始公布相关数据)10.7%分位;
相比之下,2017-2019年、2020-2021年、2022年非金属矿物制品平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1%、70.0%、67.0%。此外,当前纺织、食品制造、电气机械、通信电子、黑色冶炼、医药制造、专用设备等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2%、71.3%、77.1%、77.6%、76.4%、75.4%、77.5%,分别处于历史17.8%、21.4%、21.4%、28.5%、29.0%、32.1%、33.3%分位,均处于偏低水平;而且,趋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