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彩票登录 News

杏彩彩票官网·汕头:企业追“新”攀高产业向“新”腾飞

发布时间:2024-05-30 | 作者:杏彩彩票官网 浏览次数:11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随着“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积蓄动能持续释放,汕头呈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未来产业抢占布局的良好局面。

  近日,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汕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85.19亿元、同比增长43.12%,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两年翻一番。在全省21个地市的排名上升至第10位,并成为唯一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的地市。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是汕头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第三个年头,创新犹如流淌在这座城市的河流,渐渐滋养潮汕平原上这片沃土,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依托创新“活水”,近年来汕头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攀高追新,绘就成“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蓬勃生机。

  2023年10月28日,总部设在汕头的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公司拟支付500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用,受让取得该医院拥有的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及技术,并将按合同约定支付销售提成。

  该专利及技术是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王宏林团队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测序3岁至91岁的骨髓组织样本,分析骨髓免疫细胞且通过大样本外周血应用验证,发现标记免疫年龄的新细胞亚群,并申请了相关专利,提供了免疫年龄的新型评价指标以及一种新型免疫年龄确定方法。预期用途包括体检、衰老性疾病、中重度炎症、感染和癌症等风险筛查。

  据介绍,双方同意在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研发方面开展排他性合作,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纳入体检项目,并作为定点检测机构,协助公司在上海市区域医院推广使用;泰恩康将积极争取实现精准检测免疫年龄的三类医疗器械获得注册批准,开拓国内免疫年龄检测潜在的巨大市场。

  好技术只有变成新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泰恩康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合作案例就是一个生动写照。事实上,对于广大科研和企业人员而言,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最缺的就是沟通碰撞的平台。

  2022年以来,汕头连续举办18场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涵盖新材料、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海洋产业等领域。邀请86家高校院所、12家医疗机构的202个科研团队与425家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科技型企业开展合作,促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产学研“相望更相见”,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这些活动促成了合作意向100余项,预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

  近年来,汕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创新驱动“生力军”。当地组织开展科技型企业“3+N”服务活动,深入420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据统计,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3家,628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创历史新高。

  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是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孵化的首家初创企业。其借助创新的力量,不到一年时间就自主研发出超声微反应装备“兼爱一号”,其超声微反应技术已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估值达3亿元。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员、墨格微流创始人董正亚表示,在汕头,产品研发周期里能得到科创平台的支撑保障,科研人员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化上。汕头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人才政策吸引着科研人员来此就业、创业,目前公司人数已从最初的1人发展到如今近40人。

  近期,墨格微流与北极光创投基金签署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协议,开发高端纳米材料产品。据了解,企业研发的化妆品功效分子纳米包载体、体外诊断微球、半导体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即将实现产业化,将打破国内纳米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纳米材料领军企业墨格微流在汕头诞生并非偶然。经过多年培育,汕头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295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超百家。光华科技连续8年在国内电子化学品行业排名第一,西陇科学在国内化学试剂行业排名第一,万顺新材是国内最大的功能膜生产商,美联新材是国内最大的塑料黑色母粒生产商……未来,依托光华科技等龙头企业以及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汕头新材料产业将推动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打造超百亿企业。

  以光华科技为例,企业在引进科研团队的助力下,完成国内首个退役动力锂电池低成本回收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并作为省重点投资项目于2023年4月投产,累计产值已达4亿元,利税超4000万元。该团队还解决了相关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多项成就属于国内首创,彻底实现了相关领域长期被国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垄断的局面。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雄表示,企业将持续聚焦行业发展前沿,把握产业升级和国产化机遇,加大研发力量、升级产品工艺,打造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产品,向被动元器件、IC、载板等高端技术领域扩展,打造国际一流的专用化学品企业。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原党委、教授刘民义认为,对汕头现阶段而言,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工作就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发展、让产业壮大。汕头活跃的民营经济就是创新的良好土壤,要发挥民营经济在创新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引领和推动产业升级。

  近期,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汕头首次进入“百强榜”,以29.64的创新能力指数位列第95位。在这座城市的新发展阶段中,科技创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龙年新春首个工作日,汕头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启用,476台(套)价值约3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现开放共享。据介绍,该平台集合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等单位的设备,收录整合全市大型科研仪器信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资源共享和技术服务。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新化工”综合研究平台授权负责人周博表示,高端产品的研发离不开大型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启用,恰恰可以为企业解决这个问题。

  开放共享大型科研仪器,一方面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释放科技创新的潜能。众所周知,开放共享科研仪器几乎是每个科学城的“标配”。

  时间追溯到去年9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对外宣布:全面启动汕头科学城规划建设,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人才引进和交流合作的主平台。建设汕头科学城的构想并非凭空而来,其背后有一条活跃的“创新带”作为支撑。

  在桑浦山边的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及其周边,集聚了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等科教资源,成为汕头谋划科学城的底气和实力所在。然而相比先进地区和城市,无论是创新资源的整合,还是创新人才的汇聚,这里的支撑力还不足。

  作为汕头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短短两年,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已孵化出4家初创企业。近期,实验室成功孵化了第四家初创企业——由王珂博士创立的方锂科技(汕头)有限公司,主要做锂电池补锂剂及原料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目前,实验室通过启动建设期考核,成立第二届理事会,园区正式启用,承担国家、省、市项目44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陈小明表示,实验室将乘着汕头建设科学城的东风,继续瞄准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招才引智,力争做出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园区二期还将与汕头科学城建设同规划谋发展,落地后将贯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全链条。

  汕头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汕头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朱玲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有助于更加明晰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抓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通过科技、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公共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朱玲认为,对于汕头来说,进一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进程,首先是战略性推进产业创新。在广东省优化完善纵深协同的大产业发展布局中,对汕头的规划是:以汕头为核心,在粤东地区打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新兴产业发展高地。汕头可以此为契机,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将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有针对性地支持战略性支柱产业升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链和未来产业建链,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的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催生其行业自身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朱玲说,其次是前瞻性引领科技创新。汕头应全力建设汕头科学城、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载体,打造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再者是系统性促进机制创新。近年来,汕头市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围绕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30条”,并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等,构建了城市创新政策和机制支撑体系框架。接下来,要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加强政、产、学、研、用、金等主体协同,以数字创新促进人才流、资金流、创新流、数据流、知识流和物资流等要素融合,构建高效能创新生态,支撑汕头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